課堂上,看了一部紀錄片《親愛的,我的大提琴沈默了》。
是一位美國著名的大提琴家David Darling來到霧鹿這個布農族部落
彼此語言不通,用音樂卻產生了最好的交流。
David Darling對於這些孩子雄厚又有力的歌聲感到非常震驚
這有別於美國的兒童合唱團的美聲唱法,柔弱又高。
看了這部片,有很多感觸。
一位西方的音樂家,如此震撼於台灣原住民的歌聲
尤其是布農族的八部合音,完全沒有樂譜流傳,只仰賴口耳相傳
唱者以及細微的音順著往上唱,比半音還要細微!
David Darling說了,要是把這些音用樂譜記下,交給管絃樂團演奏
這根本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!
早在1952年,日本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將「祈禱小米豐收歌(pasibutbut)」
寄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,獨特的「八部合音」唱法震驚西方樂壇開始,布農
族歌謠或全台灣所有原住民部落文化,都受到國際人士、組織的喜愛。
那麼,現在又有誰會在乎呢?
文化被消滅將是多可怕的一件事情啊。 @""@
片中還特別拍到一些孩童,令人感受深刻
問:「為什麼不學母語呢?」
孩童答:「不要,煩!我們要學英語...」「我們不要傳統的,我們要流行!」
對比的是部落的大人們非常擔憂八部合音消失了怎麼辦?
是啊,怎麼辦啊....?
目前有很多像David Darling、馬修連恩這樣子的音樂家,
都在進行田野採集,採集這些民歌、部落的歌曲,為的就是不要讓文化斷掉。
好像國外人士都比我們還擔心我們的文化消失怎麼辦呢....
那我們呢?
- May 06 Tue 2008 18:43
親愛的,我的大提琴沈默了。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